團體內部群組對團體核心宗旨領會之差異性研探──
以法鼓山內部會眾團體對聖嚴法師教法理解之可能差異比較為例
釋果鏡、呂文仁
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一生致力於漢傳禪佛教之現代化與普遍化,其留下之教育成果與受其弘化之四眾在當代台灣及華人世界不可謂不顯著。 法師雖為一代禪師,然其接眾之管道多元,在其建立之法鼓山系統中,信眾之修行選擇與各別根器亦異,因此其弟子中對法師教法之領略是否存有系統性之差異,或為一值得探討的問題。惟一般對於內容理解領會的評估不易全然客觀,因而欲比對其差異更形不易。
本研究試圖以實驗心理學中比對心理建構 (psychological construct) 之差異的作法,嘗試在不直接量化測量受試者之理解內容之狀況下,比對不同群組之受試者是否對法師教法中之核心觀念表現出系統性之差異。
本研究中之研究對象為法鼓山會眾中分屬般若禪坐會與念佛會之信眾。採用之實驗方法包括源自傳統心理物理學典型性比對之概念典型性配對比較法 (Typicality paired-comparison) 與心理語言學之 LDT (Lexical-decision task) 等方法,並將兩組受試者之反應資料進行統計上之差異顯著性檢驗。
本研究並不企圖詮釋信眾對法師教法之理解內容,然希望以評量受試者內在概念之心理架構之方式,驗證在不同群組間是否存在系統性之顯著差異,並以此對進一步之差異分析提供客觀與實證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