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O年代華人佛教現代化進程及其社會學析論

徐鳴謙

本文分成兩大部分,即「華人佛教現代化」與「佛教現代化之社會學析論」。
前者又分成兩個次主題:佛教社群現代自我定位探討與現代化實踐之案例。在此所指涉的華人佛教群體主要是內戰前後向港、台地區移動的僧侶與居士。藉由佛教期刊上之討論,讓我們了解戰後一至二十年間,特別在港的出家眾認為現代社會中僧人之身分角色有重述之必要。據此可以開放不同之營生方式,及取得投入社會福利工作的合法性。過去這些活動在戒律上可能存在一些爭議,抑或被認為違背了傳統修行生活型態。無論如何,此反映出僧侶在現實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社會地位低落——人們將僧尼的形象和死亡、經懺工作連結。且和基督宗教相較,佛教宗教師顯得不事生產,對整體社會無益。和此種認知並行的是各式戰後積極拓展的現代化活動與投入公共領域。在「現代化實踐」章節中,列舉了諸如香港佛教在 60 年代對佛誕節假期的爭取、興辦教育及慈善事業,以及整體華人佛教界對辱佛電影的抗議抵制。這些都是為了扭轉佛教徒自認不佳之社會形象。更大層面上,本文試圖指出戰後華人佛教是如何延續了大陸時期佛教改革者們對本身宗教的自我認知,及將那些原本未普遍獲得成功的革新活動在不同環境中,配合整體社會現代化腳步一同發展。並藉社會學中相關世俗化、現代化理論加以分析描述。

關鍵字:香港佛教、戰後台灣佛教、華人佛教、佛教現代化、宗教社會學